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,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!
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
搜索:
没有找到相关结果
陆老师
赞同来自:
滨州学院 - 自强不息 守正出奇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
自强不息 守正出奇
3 个回复
陆老师
赞同来自:
滨州学院 - 自强不息 守正出奇
赞同来自:
如果无需与机器人发生接触(仅需将球处于机器的内部),是否允许仅仅是框的上轮廓达到700mm高度,在球第二次下落通过该高度时,便认为此时已完成收球动作,且将不再受运球规则6.4.2的规则影响。即允许球在700mm以下被包裹。
如果机器人必须与球发生接触,按照我们的想法,当球在二次下落时,球与机器人实际接触点在框底(此时已不满足规则要求:无论落球还是收球必须在场地表面至少700mm的高度进行)。我们就必须修改框的高度,使框底在700mm高度。
谢谢陆老师!
陆老师
赞同来自:
一次运球的完整过程是:球与机器人脱离—球落下—球触地—球向上反弹—球被机器人收回。全程应该是可见的,护身遮挡了一部分是允许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