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护身及其所处空间的问题

关于术语2.护身定义中护身的“名义厚度不得小于 40mm”且“水平横截面边界曲线包络圆直径不得超过 800mm”的“圆 柱、棱柱或其它异形结构”,那么护身的空间大致是内D720~外D800且离地高度处于50~350mm范围的圆筒空间。如果这样,留给底部设计的空间就不足720mm。
基于此,请问:

1、护身空间是否要求是实心,或者说此空间只允许有护身这一个机构?
2、如果护身空间不做问题1的要求,那么护身空间是否可以进行特殊设计,如镂空放置传感器或其他机构?或者是否可以理解为护身占据的最大空间范围满足名义厚度,并且护身外观满足“球衣”的特征即可,在此条件下可进行自由设计,如将底盘轮系镶嵌至护身空间中等?
3、关于护身材质,是否可以考虑采用国外FTC比赛那样的泡沫海绵条包裹彩色布匹,或者将外层发泡“橡胶”条的材质改为“海绵”等其他较轻材质;经过淘宝搜索到的发泡橡胶保护条,要不就是机柜用密封使用,有毒味道大;要不就是如图所示发泡橡胶板,其质量相比于海绵较重,多少有些不利于机器人重量设计。且市面上用于缓冲撞击的保护条大多是海绵材质,橡胶材质的并无所需颜色,那么对于颜色处理无非就是喷涂涂料,或者是否可以包裹彩色布匹?这样的话,便可将护身和“球衣”分开来,参赛队伍仅需要更换球衣,不需要考虑拆卸护身。
4、关于重庆邮电大学对于护身外伸展的问题及回复(见图);是否可以理解为护身所处的水平空间范围外禁止出现机器人机构?如果机器人在上方伸展出机构,再下降至地面进行捡球是否可行?如果不行,那么是否意味着机器人将不具备捡起地面上篮球的能力?
5、护身的俯视外轮廓是否要求必须是封闭图形?
6、如果问题1,2允许,是否可以将护身与其他机构进行融合?比如护身可以控制张开一个缺口用于捡起地面上的篮球等。
为了避免歧义,以上问题均为在设计的护身可以很好的满足保护机器人安全,缓冲撞击的条件下,对护身这一机构的提问。
发泡橡胶板参数信息.png 关于重庆邮电大学对于护身外伸展陆老师的回复.png
已邀请:

陆老师

赞同来自:

1. 不是。护身只是包裹在机器人周围的一个部件。ABU Robocon 2025规则用的词是perimeter,本意只是“周边”、“周界”。
2. 作为机器人的一个部件,当然是由各队自行设计,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即可。
3. 既然由各队自行设计,选择什么材料理应由各队做主,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即可。需要说明的是,在早期,天然橡胶与塑料在物性和来源上是由重大区别的。随着合成橡胶的出现,高聚物橡胶与塑料的区别已经越来越模糊,甚至出现了“橡塑”这样的模糊称谓。不管怎么说,“橡胶”是材质,“海绵”是形态,橡胶也可以做成海绵状,不矛盾。重要的是,比赛中,双方机器人护身上的保护条可能会频繁地相互挤压、冲撞、摩擦,保护条不能像冻豆腐那样一碰就掉渣。
4. 重庆邮电大学的问题是我理解错了。问题所说的状态一和二只要是在比赛中因护身上部机构伸展形成的,是允许的。
5. 规则并未要求轮廓,也不可能开这个“口子”。否则,接下来的问题就会是,口可以开多大?允许开几个口?不过,如果对方机器人从开口处进入并接触到你的机器人的其它部件,对方没有责任。
6. 在国内赛中允许,在国际赛中不允许。
 

河北工程大学 - 河北工程大学UPRE机器人团队

赞同来自:

好的老师,那么关于问题2所提到的,满足名义厚度,是否就是“可以理解为护身占据的最大空间范围满足名义厚度,并且护身外观满足“球衣”的特征即可”;关于名义厚度的定义,还有些不清晰。

陆老师

赞同来自:

因为保护条是软的,不被压缩的情况下的厚度就是名义厚度。
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