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能否使用负压或无人机类似方案问题

老师好,今年规则没有明确禁止使用负压增加车的下压力,也没有禁止制造无人机等飞行器完成相关任务。请问可以使用负压或制造无人机吗?
已邀请:

陆老师

赞同来自:

不可以。用气动方式增加机器人对地面的正压力势必影响球在空中的轨迹。对于扣篮,规则所用的词是“跳起”而不是“飞起”。对于“不正当竞争”,规则没有必要列举所有的不合法行为;即便说了一两种,也会加上“包括但不限于”这样的词语。而且,规则18.1就已经把所有未提到的行为交给裁判来裁决了。

厦门大学 - 青春无畏,逐梦扬威

赞同来自:

谢谢老师解释。
1.能具体解释一下“用气动方式增加机器人对地面的正压力势必影响球在空中的轨迹”这句话吗?
2.那如果我使用弹跳装置跳起后,能否使用气动装置进行空中的姿态矫正呢?是整个机器人都不能出现旋翼或涵道电机吗?

厦门大学 - 青春无畏,逐梦扬威

赞同来自:

在非垂直方向使用涵道电机是否是可接受的?

陆老师

赞同来自:

请想想,你所说的气动方式恐怕不是气缸等气动元件吧!要增加机器人对地面的正压力需要向上吹气吧?机器人跳起后,要想“用气动装置进行空中的姿态矫正”需要向某个方向吹气吧?准备扣篮的机器人拿着球,可能不受影响。准备盖帽的对方机器人不也可以跳起来吹气“矫正姿态”吗?

厦门大学 - 青春无畏,逐梦扬威

赞同来自:

是这样的,换句话说就是说能否使用吹气的方式辅助跳跃?不用于增加正压力或者升力的涵道电机是否可以使用?
 

陆老师

赞同来自:

我前面说的意思是如果允许扣篮的机器人用了吹气的方法,怎能禁止对方盖帽的机器人吹气?
涵道风机到底用来做什么?
 

厦门大学 - 青春无畏,逐梦扬威

赞同来自:

目前想法是用来在空中保证姿态的,因为机器较重较高,滞空时间较长,跳起后可能倾斜,如果不保证姿态稳定,很难保证精度,也容易摔坏。
如果能保证涵道只用于自己控球的时候,调整自己姿态,而不对对方进行干扰,可以使用吗?
 
 

陆老师

赞同来自:

按照15.1.3,机器人可以伸展到2.4m。也就是说,只要跳起30mm就能够到篮筐了,再加倍到60mm,从跳起到落回,时间不到0.25秒。就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涵道调姿能起到作用,可以设想如下的情景:
攻方的R1说:我来跳,要有个涵道防摔坏。
攻方的R2说:有些情况下,你传球给我,我扣篮,涵道不可少。
守方的R1说:你们跳起扣篮拿7分,我要跳起盖帽,当然也要有涵道。
守方的R2说:没准儿我也要盖帽呢,准备个涵道吧。
于是,四台机器人都装了涵道。扣篮时,场上涵道吼声大作,乱成一团!这还是比赛吗?
7分的诱惑!

厦门大学 - 青春无畏,逐梦扬威

赞同来自:

陆老师,如果每个机器人都要延伸到2.4m,那么会大大限制所有参赛队伍的结构创新。如果采用其他结构,就需要跳得更高,想要跳高就需要姿态纠正。我觉得可以限制不让起飞,不让吹球,但是允许使用涵道电机
 

陆老师

赞同来自:

涵道电机的风往哪里吹?

厦门大学 - 青春无畏,逐梦扬威

赞同来自:

车体侧面。涵道电机声音并不大,而且只有很小范围内会产生空气扰动,不会对球或者其他机器人产生影响

陆老师

赞同来自:

“很小范围”是多大范围?“空气扰动”小怎么可能产生调姿需要的力?如真需要调姿,还是换个别的方法吧。

厦门大学 - 青春无畏,逐梦扬威

赞同来自:

屏幕截图_2024-09-08_205143.png

陆老师您好,我们做了仿真,只在10cm范围内会产生明显空气扰动,20cm外没有任何扰动,不会对其他机器人或球造成影响。

陆老师

赞同来自:

做个仿真是好的,虽然我不知道仿真的条件。但是,扣篮是攻守双方机器人密切接触的时候,仿真的结果不能说明风机没有影响。
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